Live Event
highlight 花絮
進入山海虛擬實驗遊戲,你就是時間主人
登記成為【崑崙.山】永久會員,選擇你的角色,一切隨心所想。
虛擬網絡創世紀 歷史重新開始
「唔係信就會有奇蹟,係要信有奇蹟。」 應龍本為天庭龍族後裔,生性良善,並不希望同室相殘,盼能和平解決兩族糾紛。涿鹿 一戰之後,應龍帶領少數餘黨,先求活路,其餘再作打算。聞說抵達崑崙山便有方法重 啟天門,他的心情特別複雜。
「你地可能未聽過蚩尤,但都應該聽過自由。每個年代,都應該有蚩尤既後。裔」 來自北山的高中女生。多年前遭龍王三太子朋黨調戲,精衛和同伴不甘受辱,決心反抗 ,誓要填平東海。涿鹿一戰,擔任哨兵,同伴被燒死,精衛則盲了左目。迷路間遇到刑 天、天吳與應龍,一同踏上尋找崑崙之路。
「我唔甘心架,但唔甘心又可以點呢?」 家有八兄弟,家鄉因河妖作怪,每年要生吃一人。蚩尤路過贈他一本奇書,最後練成通 天變化之術,成為出名勇士,殺掉河妖,惜七兄弟已被河妖所吃。知道蚩尤與黃帝開戰, 天吳欲助陣蚩尤,卻來遲一步,與不甘投降的殘黨結伴同行。
「當真相都已經唔再重要,真實仲有咩意義呢?」 炎黃後人,但與父親關係不和睦,已經離家出走。有時被官府視為「四凶」,形容成窮凶 極惡、懸紅通輯。但有時則被讚揚為⺠除害,驅魔逐妖。涿鹿一戰後,四出搜救蚩尤餘黨 ,想遊說他們放棄為抗爭犧牲,一起到如夢似幻的崑崙重新開始。
「雖然沉默,但大家從未忘記。」 蚩尤九十一旗大軍,刑天為第一旗主,蚩尤得力猛將。蚩尤被殺後,刑天獨自一人挑戰 黃帝,轟烈赴死,被斬首但尚未斷氣,要親眼看著黃帝沒落。心中仍念念不忘與手足的 約定,聚義崑崙,光復蚩尤一族。
「無論你係邊一個,無論你係邊一度, 希望你仍然係一個清醒既人。 」 人猿女子,多年來都在尋找崑崙山,想學易容仙術,變成美貌女子。在外結識了窮奇和饕餮,成為尋找崑崙山的夥伴。
「人,最驚既嘢,就係人。」 炎黃後人,但長大後變得反叛貪吃,尤其專門吃人,淪為「四凶」一員。本身並不喜歡吃 人,甚至討厭吃人肉。只是從小被同輩排擠,直到發現大家會因為他吃人肉而心生畏 懼,於是放任自己成為吃人凶獸。
「我兩袖清風,但問心無愧。」 傳說中的箭神,早年大旱,羿服下金丹,上天庭偷了九根樑柱,製成穿雲箭,射下九隻化 身太陽的金鳥,成為⺠間英雄,但從此被天庭通輯。後來被飛廉收留,一心尋找崑崙仙 境,盼天庭寬恕,過安樂生活,拒絕參與涿鹿之戰。
「我痛,但係痛快。」 擅於操控風候,是蚩尤最初的追隨者之一,長期擔任前線主力,引薦刑天成為九十一旗 的夥伴,兩人關係亦師亦友。後來收留了四處逃避天庭追殺的羿。涿鹿之戰前,與羿和 刑天餞別,讓兩人撤退,約定將來於崑崙山重逢。
穿越到2049的香港 尋找崑崙山
你喜歡現時的香港嗎?若然世上有一處地方是一個沒有鬥爭,沒有不公義,你會否不惜一切前往?《山海二零四玖》講述蚩尤一族戰敗黃帝後的世界,有人選擇忘記一切重新出發,有人希望捲土重來,他們欲尋覓絕地崑崙山另創新天地,過程中卻誤闖到-2049年的香港,經歷著意想不到的事情,從中找尋答案。
創作演員Creative Performer
刑天 - 陳昊霆 Rauv Chan, HoHo
應龍 - 譚瑞強 Rambo Tam
精衞 - 徐嘉蒓 Kasen Tsui
天吳 - 郭彥發 Ben Kwok
窮奇 - 楊雅迪Rolly Yang
饕餮 - 黃定邦 Wong Ting Pong, Michael
朱厭 - 朱仟青 Ching Chu
羿 - 文橋康 Vic Man
飛廉 - 叶謹誠 Nicholas Yip
創作團隊Creative Team
導演 Director / 監製 Producer |
陳家蔚 Kiwi CHAN
編劇Script Writer |
紅眼 REDEYE
錄像及VR 媒體指導 Director of Videography & VR Media | 謝振聲 Sing JantzenTse
美術指導及空間設計Art Director & Space Designer |
洪忠傑 Kensa HUNG
AR/VR 媒體設計師AR/VR Media Designer |
陳宇軒 Chan Yu Hin、劉家俊Lau Ka Chun
動畫設計 Animation Designer |
江耀榮 KONG Yiu Wing
燈光設計 Lighting Designer |
黎子瑜 Lai Tsz Yu
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er |
陳安瑤 Annebell Chan
作曲 Composer |
陸尉俊 Luk Wai Chun
舞台監督Stage Manager |
李頌昇 Lee Chung Sing
執行舞台監督 Deputy Stage Manager |
陳家駒 Rufus Chan
助理舞台監督Assistant Stage Manager |
張煒文 Raymond Cheung
宣傳經理 Promotion Manager |
林焯豪 Roy Lam
執行宣傳Marketing Executive |
林灼盈 Chee Lam
主視覺設計 KV Designer |
洪忠傑 Kensa HUNG
編
劇
的
話
在我和導演陳家蔚還是大學生的某年暑假,我曾經發過一場短暫的電影夢,電影最終沒有完成,連故事內容也不太記得了,但陳家蔚是一個無論你提出任何不切實際的想法,她都會想盡辦法把它完成的人。無論是那年把她拉進我的電影夢,還是今日她把我重新帶回劇場世界,我們走到中年了,她這一點還是沒多大改變。討論劇本的無數個晚上,她還是非常信賴我的創作,甚至用上我難以想像的力氣把它實現。
雖然她心裡認為團隊的其他人比自己厲害,但事實上,她才是那個把我們召集起來,將作品真正搬上舞台的人。
文:紅眼
創
作
動
機
因為有所不足,而成就了新的創作動機。疫情期間,開托了結合新媒體 – AR及VR的製作,《山海二零四玖》是一個思考的延伸。完成上一個作品《轉念之間》後,一直覺得演員與觀眾共在的舞臺因着媒體的介入而碎片化了,因而期待實體劇場演出。但科技結合劇場已成了「新常態」,與其走回頭路,倒不如試試接受挑戰,以一個作品探索「虛擬實驗劇場」的可行性。
喜歡劇場,因為其當下交流。VR觀演體驗的缺點是失去在真實空間的距離感,但虛擬體驗卻增加了個體對身體感知的留意。劇場是一個同情共感的地方,而虛擬體驗則十分個人,每每走向遊戲的模式,以互動去抓住觀眾的熱情。最初構想這個創作,想扣問觀眾「在現場演出與VR 電影之間,觀眾會如何選擇?為何入劇場不期待真人演出,而期望觀看預錄的影片?」
而劇場始終是一個講故事的地方,才能動之以情,曉之以理。在問問題之前要說好一個故事,因此在構作的初期,我第一時間思考的是尋覓一個編劇。而這個文字人要熟悉電影與劇場,同時喜歡說故事,又會願意與我一起探索新媒介,我想起了為大學劇社同學又已經有一定知名度的紅眼。感激他願意花時間去傾概念,並獻出一個結構複雜又回應當下的文本。
文:陳家蔚 Kiwi Chan
實
驗
方
向
搖擺在肉身化和非肉身化之間的劇場美學,如何讓一個戲劇仍然成立。VR電影與劇場體驗兩者之間的關聯與落差,如何找到一個好的錨點讓觀眾介入? 加上以《山海經》為本的角色設計,結合虛擬遊戲的形式,當時覺得「面具」會是一個重要原素。在此要謝謝 Kensa Hung 加入創作團隊,並擔任此劇的美術指導主理劇場美學相關的事情,為這個結構複雜的劇本提供一些可行性。同時這個戲有9位創作演員,他們在排練期間的共同構作為這個戲注入生命力。
沉浸式體驗如何平衡獵奇與共感,媒體藝術能為觀演帶來新鮮感,但每每一兩分鐘的呈現都牽涉挺多的人力物力。我認為虛實科技創作的一大議題是如何不止於共感,而能深化討論;劇場作為觀演的載體,是否需要這樣多虛擬媒體的介入? 媒體與劇場的創作模式看似相近,始終有一定距離,要應用得好,還需要更多的實踐機會,謝謝主理錄像及VR媒體指導謝振聲的付出。
期待觀眾入場完成這個創作的最後部分。
文:陳家蔚 Kiwi Chan
VR於劇場應用
上
的難處
在創作《山海二零四玖》的VR內容時,我們團隊決定進行360全景拍攝。有別於一般平面拍攝,內容的安排及綵排上比較接近舞台設計。在實踐劇本上,導演、美術指導及攝影師跟創作演員需要共同解決動作及場面設計,因着拍攝大多時採用一鏡直落,攝影場域為劇場空間或工作室空間,大部分的錄影內容約5-12分鐘長度,對演員及後台要求十分嚴格。而在製作過程發現,分鏡的數量雖然不多,但因為每個分鏡所需時間為一幕戲,有些內容牽涉多媒體投影及燈光設計,在拍攝期間會發現拍攝時間比想像中要長,仿佛將入台、最後綵排及演出濃縮在每一個分鏡拍攝之中,這種製作方式為整個團隊加重了不少壓力。
而後來在VR 程式設計 (Apps) 上,團隊希望加入互動元素,實踐以遊戲作為框架的觀演模式。整個Apps 設計想保留現場演出的美術原素,由我們的動畫師將美術設計的場景及角色面具造成3D模型,並應用在APPS 上。而VR 錄像內容為角色小傳,觀眾可透過手部動作去㨂選角色片段。但在現場執行上,這個手部動作的程式增加了許多現場執行上的困擾,因着觀眾座位設計為圍坐,觀眾之間的位置因空間淺窄而相較不遠,互動裝置讓我們首場演出生產了許多大小不一的技術問題。為解決多於半數觀演受阻礙的問題,我們團隊最後決定移除互動裝置,並由大會決定觀演次序。 另外,在APPS 設計上有一個挺大的技術問題,因着VR 內容為預先錄製舞台演出片段,我們用4K拍攝,大概有40分鐘剪輯內容,加上版面設計的3D 動畫設計,在製作中後段我們遇到一個挺大的技術問題,就是APPS的記憶容量有限,只能放置 2GB 內容。我們最後為了保留內容而選擇壓縮片段的像數,削弱了觀演經驗。
是次 VR 製作經驗讓我覺得,在VR 觀演設計上應多加注意長度以及觀演目的,不竟VR裝置發明是依據遊戲機設計,並不是一個元善的錄像觀演或舞台互動工具。若要在舞台演出中應用 VR 技術,必須多加考慮應用目的及方法,否則觀演經驗受阻之餘更不能達到互動形式。在多媒體劇場的執行上,可多探索其多呈現內容的方式,如全景投映及沉浸式互動裝置。
文:陳家蔚 Kiwi Chan